形位公差标注示例解释
一、形状公差标注详解
直线度(—)
符号标注:简洁的短横线(—)
图解说明:箭头的指向,明确指向被测圆柱的表面,公差框格内明确标出公差值(例如:0.1mm)
公差意义:意味着被测圆柱的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0.1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确保直线度的精确性。
平面度(▱)
符号标注:标志性的平行四边形符号
图解展示:箭头的方向指向被测平面,值得注意的是,公差值的背后并无基准要求
公差意义:表明被测平面需严格控制在间距为公差值(如0.05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整体平面的平整度至关重要。
圆度(○)
符号标注:圆形符号直观展示
图解位置:此符号标注在圆柱直径尺寸线的延长线上
公差意义:任一横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如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保证圆的完整性和精确度。
圆柱度(∕○∕)
符号标注:圆形符号与斜线的结合
图解指向:箭头明确指向圆柱的轮廓线
公差诠释:此公差要求圆柱表面限制在半径差为公差值(如0.1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综合控制圆度、直线度等多种误差,确保圆柱的精确度。
二、位置公差标注详解
平行度(∥)
标注实例:以基准字母(如A)配合公差框格,并在公差值前加上φ以示圆柱形公差带
意义解读:被测轴线必须位于一个与基准平面A平行的、直径为公差值(如φ0.05mm)的圆柱区域内。
垂直度(⊥)
典型标识:箭头明确指向被测端面,基准符号则标注在轴线延长线上
精度要求:被测端面被限制在间距为公差值(如0.03mm)且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确保垂直度的精准。
同轴度(◎)
标注方法:基准符号与公差框格紧密相连,同时在公差值前加上φ
控制范围:被测轴线必须处于以基准轴线为中心、直径为公差值(如φ0.1mm)的圆柱形区域内,保证轴心的同轴性。
位置度(⊕)
复合标识:公差框格中包含了完整的基准体系和公差值
功能说明:孔的中心点必须位于一个以理论位置为中心、边长为公差值(如0.1mm)的正方形区域内,并且与基准面保持垂直关系,确保孔的位置精度。
三、特殊标注规则详解
对于更精确的制造需求,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标注规则。
延伸公差带:利用双点划线明确标注出延伸的范围,并在公差值后添加特定符号以示区别。
最大实体要求:在公差值或基准字母后加上Ⓜ符号(例如:φ0.1Ⓜ),表示达到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公差要求。
全周符号:若需要表示对整个圆周的全面控制,可在公差框格的下方标注"ALL AROUND"。
遵循ISO 1101标准,每个标注示例中的公差框格都由特征符号、公差值及基准字母三部分构成,而箭头的指引线与尺寸线则相互错开,以确保标注的清晰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