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离职大潮下的保险代理人
在热闹非凡的春节氛围中,魏龙这位在大型寿险公司耕耘了十五年的保险代理人,却带着一丝愁容分享了他的心声。当被问及过去一年的感受时,他对第一财经记者叹息道:“这一年对我们这些深耕寿险业的代理人来说,无疑是行业最为震荡的一年。”
随着寿险业进入调整期,大型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增长面临巨大压力,代理人队伍不断缩减。魏龙所带领的团队规模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缩减,目前只剩下六分之一的成员。他将现在的处境形象地比喻为“冬眠期”。
在这个冬眠期中,魏龙见证了行业的巨变。他的团队人数从高峰时期的数十人锐减至六人,降幅高达百分之三十。据行业数据显示,全国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了近200万人。这一数字背后,是许多代理人的离场故事。他们中有些人因为业绩不佳而离开,有些人则因为收入下降而选择转行。其中一位团队成员因无法卖出保单而选择了成为一名外卖骑手,成为了行业转型的缩影。
保险行业的动荡背后,是市场、疫情、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市场变化迫使行业进行自我革新。魏龙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行业的冬天。”他坚信在冬眠期里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等待春天的到来,更要维持团队的稳定和收入的基本稳定,并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他也看到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应对变革,通过更新代理人基本法、转变金字塔结构等方式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
在行业巨变的大背景下,魏龙看到了代理人队伍的转变趋势——高绩效、专业化。过去依靠人情关系拓展业务的代理人,如今发现必须调整自己的展业方式。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情感签单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专业性和服务的吸引力。对此,魏龙深感服务方式的多样性至关重要,他们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服务策略。他也看到了所在险企针对购买主力人群需求变化做出的努力,推出了养老和保障兼顾一体的产品,并继续致力于研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尽管当前寿险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魏龙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努力,寿险行业的春天总会到来。”在最近的一次欢送宴上,一位资深的75岁代理人光荣退休,这更加坚定了魏龙对保险行业的信念和热情。他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也希望能够在这个行业一直工作到退休。”这份对行业的信仰和热情不仅激励着魏龙自己前进,也鼓舞着更多的代理人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奋斗。随着行业的深刻变革和转型调整的不断深入寿险领域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