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应该知道的保险知识
保险知识 2021-08-08 19:28www.toubaow.com网上买保险
很多人在买保险之前,都对保险没有什么了解,甚至只有误解。
保险作为现代社会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必将成为大多数家庭和个人的标配,特别是8090后,一旦认知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提前思考和规划如何给自己与家人买到合适的保险。
而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帮你正确了解保险,解决配置保险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01常见保险的种类
保险可以分为保障型和理财型。
理财型保险,一般人普遍接触的都是以养老年金,教育金,增额终身寿险的名头出现的。
这类产品有各具功能,在安全性,确定性,锁定长期利率方面有其优势和价值。
但我一般不建议客户在买保险的时候首先考虑这类保险,一来因为这类产品不是基础性保障,二来因为这类产品价格比较贵,如果预算有限,还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即先把保障类的产品配置齐全。
买保险,核心目的是拥有保障!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保障型保险一般分为四类: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和寿险,各险种的大概功能如图所示:
我认为一般工薪家庭比较完善的保障方案是这样的: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意外险+重疾险
这样的搭配有三个好处,首先是保障足够全面,没有缺口;
其次是性价比高,不会因为买保险而占据家庭或个人太多现金流;
最后是可以根据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
02为什么有些保险保费是固定的,有些不是?
一般来说,长期险采用均衡费率,保费固定。比如,重疾保障到终生,30年缴费,每年缴的保费是固定的。
相对的,短期险的保费采用自然费率,保费随着年龄或风险的增加而增加。
比如,一年期的医疗险:30岁购买300-400块;50岁购买1000-2000块。
03买保险要不要一步到位?
没有人知道风险什么时候来临,保险的作用就是将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性。所以,保险越早买越好,一方面是便宜,另一方面是可以有效管理风险。
不过保险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应该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规划。
如果你现在经济条件不允许一步到位,可以逐步配置,慢慢完善。建议大家隔几年,也要重新审视一次自己的保单是否符合当时的家庭保障需求。
04重疾险和医疗险都要买吗?
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建议都投保,二者虽然都保障疾病,但功能各有不同:
1、作用不一样:医疗险主要解决的是看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问题。重疾险主要解决的是收入损失/康复费用等问题,也就是说出院后可能不能工作,但是还要支付康复营养费用以及家庭生活等费用。
2、赔付不一样:重疾险是给付型,直接给付保额(几十万);医疗险是报销型,花多少按一定的比例报多少。
注意:重疾险并不是所谓的确诊即赔,有些人会说患重疾了就可以赔,其实不完全正确。
正确来说,重疾有3种赔付类型:
第一种是确诊即赔(比如恶性肿瘤);
第二种是要达到某些指标才可以赔(比如维持昏迷或植物人状态180天);
第三种是要规定实施了某些治疗手段才能赔(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3、医疗险最大的问题就是续保问题。大部分医疗险都是一年一续,现在开始陆陆续续出现5、6年医疗险,但是产品一旦停售了,都买不到。
很有可能今年不小心住院了,明年刚好这个产品停售了,那么你又不符合其他医疗险的健康告知,很有可能以后都买不了医疗险。年纪大的时候反而没有医疗险保障,风险很大,所以绝对不要说有医疗险就不用重疾险了这种傻话。
05买保险抵御不了通货膨胀
买保险确实抵御不了通货膨胀,但问题是,其他投资理财也一样抵御不了通货膨胀,股票基金不能,房产信托不能,银行储蓄更不能。
一句话,万一发生通货膨胀,钱放在哪里都抵御不了。
同时,买保险也不是为了抵御几十年后的通货膨胀,谁说风险的发生一定是在几十年之后?如果关注新闻的话会发现,现在很多重疾的发生都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必须要提早未雨绸缪。
再者,像重疾险,寿险等长期险采取的都是均衡费率,如果真的发生通货膨胀,那意味着我们以后交保费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小。
再说一遍,通货膨胀是可能会发生的客观事实,但绝对不是不买保险的理由。
06小保险公司的产品能买吗?
配置保险要不要看公司规模和品牌大小?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并不能说谁对谁错。
只是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些中小公司的产品确实在产品功能,责任条款方面,以及价格方面,还是会有一定的优势,甚至是较大的优势,这个时候选择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完全没问题。
我自己为家人选保险的时候,并不看重保险公司规模大不大,而是重点看产品好不好,因为:
1、中国保险业采用偿二代保障体系,与欧盟同步,全世界最先进,领先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好几代。
2、中国接近100家的人寿类公司,除了大家熟知的几家,还有很多很优秀的公司。只是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市场区域和经营策略,大家只是还没有接触到。我们不知道的,不代表它就不好!
3、大公司不代表产品好,理赔一定更快;“小”公司也不代表不好。目前行业的理赔时效基本都能在1-7天,一些小额理赔基本1-2天即可搞定,而公司大小跟理赔时效不构成必然的联系。
如果有的人就是觉得大公司安心,不怕多花钱,不在乎产品功能上的一些不足,那就选择大公司或者中等规模公司吧。买保险,安心也很重要,毕竟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07网上买保险靠谱吗?
相信在今天,大部分人都不排斥网上购物。
保险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通过网络、代理人、经纪人、银行等等渠道买保险,都是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法律效应都一样。
目前网上买保险后,保险公司会发出一份电子合同到消费者指定的邮箱,并在后续有电话/短信回访。
此外,可以到保险公司官网查询自己的保单情况,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邮寄纸质合同。
但是要注意,如果你在网上自己买保险,一定要正确,准确的做好健康告知,如果这块自己把握不住,将来有可能会有理赔纠纷,能找专业的人帮忙是最好的。
08网上买保险理赔麻烦吗
很多人担心线上买保险理赔的时候会很麻烦,真的是这样的吗?
同理互联网理赔也是大趋势,目前大部分小额理赔都是线上完成整个流程的。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太大了,而中国的互联网支付技术和便利性已经是全球一流了,理赔也会越来越线上化。
最后,保险法23条当中对理赔时间是有规定的,即保险公司收到理赔申请后,最晚应当在30天内做出核赔决定!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理赔不会太慢,只要及时报案,及时提交所需材料,保险公司绝对不会刻意拖延,因为他们也有及时赔偿的考核要求。
09买错保险,可以退保吗?
关于要不要退保,我不敢在不掌握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下就随便说,只能给大家提供思路。
1、审视买错的保险,错在哪里?
是买了理财型(万能险、分红险、教育险),导致保障很少?还是配置不合理,只有重疾,没有百万医疗和意外险?还是宝宝保费太多占用大人的保费预算?
2、针对错误,准备后续方案
在原有保障上增加,比如:加险种、加保额甚至加预算,或者直接忽略原有保障,重新设计最合理的方案。
3、计算预算压力和损失
根据新方案,审视原保障。如果加保,保费支出有没有压力?如果真要退保,损失能不能接受?
比如,一份已经购买的保险每年交1万,交20年,已经交了2年,还有18万要交;同等保障的代替保险每年交6千,交20年,还有12万要交,这么一算就清楚要不要退了。
4、认清等待期,做好过渡
新投保都有等待期,要提前买好或者用一年期产品过渡。
10买保险之前要不要去体检
投保的时候,有个关键的操作,健康告知。很多常见的身体小状况,如结节、囊肿、乙肝、高血压,都会影响买保险。
不过,买保险前并不需要主动做体检,或者说,某天你突然相同决定给自己买保险了,千万不要傻呵呵的先去做了个体检!!!
在我国,健康告知实行“有问必答,不问不答,如实告知”的原则。
这意味着投保时,投保人只需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健康状况,对保险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如实回答即可。
如果保险公司在核保后下发了体检照会,那么再做体检也不迟(一般体检费用是保险公司承担)
11不可抗辩条款是什么?
“不可抗辩条款”是基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而设定,它的主要内容是:
1、投保人有义务如实告知,如重疾险中告知被保人的健康状况;
2、合同成立2年内,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拒赔;
3、保险合同成立两年以后,保险公司不得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为由解除合同。出险之后,如果符合合同约定的理赔条件,应当赔偿。
很多人以为不如实告知,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保护,以后肯定赔。其实是不对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合同,而不是两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如实告知是投保人的必须履行义务,坚决反对大家隐瞒自己的健康状况,那样将来一旦发生理赔纠纷,拒赔是有可能的。
上一篇:17条99%的人都不知道的保险冷知识
下一篇:关于四大常见险种的基础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