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寿险改革重塑投资价值 股价被低估形成

保险知识 2023-01-14 16:28www.toubaow.com网上买保险

2022上半年()继续“超平安着陆”,在全球高通胀、疫情反复等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冲击下,中国平安交上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

8月23日,中国平安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长4.3%。具体业务来看,中国平安改革成效显著,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净利实现大增,同比增长14.4%;平安产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归属于该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

对于业绩的评价,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姚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概括为三点:稳健增长、持续回报、改革创新和改革深化。对于下半年的展望,他表示,“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式、疫情等因素或对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我们坚持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的战略,抓住医疗机遇,通过稳增长、压缩成本等措施,确保整体全年业绩较好的表现。”

在业内看来,2022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平安仍能保持业绩的平稳增长,足见其各业务线强大的韧性。透过半年报不难发现,寿险在经历改革阵痛期后,净利实现两位数大增,中国平安综合金融优势也进一步体现,财产险、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动力。

改革成效显著寿险净利大增 有望重塑投资价值

目前,中国寿险经营陷入的增长天花板、核心数据下滑、留存难、获客难等困境,高速奔跑了寿险业近年来进入了转型阵痛,中国平安作为寿险业改革的先锋队,从上半年各个业务表现来看,其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寿险在改革后实行净利大增,是平安半年报的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822.47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微降;但净利润同比大增,实现净利润340.88亿元,同比增长14.4%;营业利润为589.93亿元,同比增长17.4%。

中国平安的改革始于2018年,渠道和产品一直都是平安寿险改革双轮驱动的两大核心引擎,改革主要聚焦在 “渠道+产品”,在产品改革方面,平安人寿从客户需求出发,加大有竞争力的产品供给,并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通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构建差异化。在渠道改革方面,推出代理人渠道改革转型,与平安银行合作,探索社区网格化、下沉渠道等创新渠道。

今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改革成效更加凸显。2022年上半年,平安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就代理人渠道看,平安寿险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推动队伍结构优化。

截至2022年6月末,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7倍,顶尖绩优人数同比增长7.7%。不过,在人员数量上,代理人流失现象依然持续。截至6月末,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51.9万人,同比下降13.5%。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从单一的个人营销渠道变为代理人渠道、银行优才渠道、社区网格化及下沉渠道,各个渠道形成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结构优化的格局,可见,平安改革已进入立体化、综合协同的后改革时代。随着平安稳步延伸的综合金融模式、医疗健康新增长点、多元化的综合服务等方面不断推进,未来将重塑中国平安的长期投资价值。

平安股价被低估在行业已形成共识,多家机构对其长期的增长潜力抱有较强信心。数据显示,中国平安最近90天内共有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8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4.69。尤其发布半年报后,国君非银、中金公司、()、交银国际、()、开源证券等相继发布,给予中国平安增持、买入评级。

中金公司认为,寿险新业务价值基本符合预期,代理人质地显著提升;营运利润好于预期,假设调整后营运偏差贡献已恢复至较高水平;寿险改革曙光初现,当前估值水平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海通证券则认为,中国平安估值仍低,“优于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寿险改革成果逐步释放、队伍质态持续改善,预计伴随宏观经济好转,保险消费需求回暖亦将有利于行业保费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在股东回报方面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豪气,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2元,同比增长4.5%。

综合金融优势凸显 医疗健康生态圈逐步赋能主业

寿险改革成效显现的背后离不来综合金融战略的支撑,中国平安旗下产险、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条线均呈现稳健增长,几项业务之间交叉互补,带动公司整体运营利润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凸显出其综合金融平台优势。

在产险方面,2022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保费955.02亿元,同比增长7.3%;非车险保费379.23亿元,同比增长12.4%;意外与健康险保费105.71亿元,同比增长26.4%。以原保险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产险是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

平安绩也较为突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归属于该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2%,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90.06%,较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

正是得益于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持续稳健发展,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9.0%至754.37亿元,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88.4%。截至2022年6月末,集团个人客户数超2.25亿,较年初增长1.5%;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稳步增长至2.95个,较年初增长1.4%。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

正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此前所说,在综合金融生态里面,中国平安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客户黏度、客户的频率、客户的忠诚度,这个模式最大的挑战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中国平安在服务要求、质量、客户体验方面会更高、更严格。未来,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会显现它的独特差异化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落地稳健,逐步赋能金融主业。此次半年报显示,平安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协同金融主业发展。据介绍,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下,平安代表支付方,整合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为客户提供覆盖家庭医生及养老管家服务的会员制模式+“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服务。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超700亿元;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0.8万家;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超5.5万家医疗机构,赋能超142万名医生。平安超2.25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39个,客均AUM约5.29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2.8倍。

在业内看来,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是平安持续稳健发展、跨越不确定性周期的底气所在,“金融+医疗+康养”独特模式以及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恰恰是平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优势,未来随着医疗健康生态圈的不断完善,势必会在未来赋能销售,从而对新单销售持续产生正面刺激,推动公司经营效益、投资收益继续向好。

科技构建护城河 强者恒强

最近几年,金融科技对于保险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改造了传统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国平安作为行业的翘楚,很早就执迷于科技,从寿险改革到科技创新,中国平安始终走在变革的前列,核心技术已成为其牢不可摧的护城河。

中国平安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纵横打通政府端、用户端、服务方、支付方,撬动医院、医生、医疗核心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促进销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风险。

譬如:寿险业务方面,“智能拜访助手”支持代理人队伍快捷举办线上大型产说会及创说会,促进销售,提升产能效率。作业流程方面,AI技术赋能人工坐席,全面优化改造业务流程,提升作业效率、优化客户体验。2022年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12.5亿次,覆盖平安83%的客服总量;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1,769亿元,在整体坐席产品销售规模中占比43.1%。风险控制方面,OCR、NLP以及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赋能分析引擎,提高风险控制质量与效率。

随着平安的科技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深化,成绩已经在中报有所体现。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4674项,累计达43094项,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业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

从行业角度来看,险企在对市场份额的追逐下,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考验的是险企的服务水平、科技实力、风险管控能力。显而易见的是,中小保险公司并不具备头部险企的规模优势和定价优势,话语权已经集中在头部企业,“强者恒强”的格局保险行业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在“马太效应”明显的财险行业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承保利润呈现头部集中效应。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82机构共实现净利润527.79亿元,平安财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为首的“三巨头”共实现净利润460.69亿元,分走了行业近九成的利润。

而中国平安具备头部优势的情况下,并未故步自封,而是选择积极求变,从寿险改革到建立医疗健康生态圈再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中国平安都走在了行业前列。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平安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进阶的过程中,将会带来更多想象。

Copyright © 2019-2025 www.toubaow.com 投保网【网上买保险】 版权所有 Power by

保险知识,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意外保险,商业保险,工伤保险,车辆保险,旅游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