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财富配置迎来拐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让社会财富实现增长和累积,居民财富管理不断上升,全民时代到来。
但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房住不炒”政策环境形成、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居民在存款和住房方面的资产配置意愿下降,财富配置迎来拐点。
炒房不再具有吸引力
在“共同富裕”和“房住不炒”等政策背景下,投资房产不再具有过去那样的吸引力。随着第一次人口红利见顶,住房刚需下滑,经济不再过度依赖地产刺激,房价涨幅也将回归合理区间。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在房住不炒、税等政策影响下,地产投资收益将大幅下滑。
随着房地产这类实物资产的“失宠”,金融资产在我国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正逐渐提升。2020年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为33.7%,相较于2010年已经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非存款金融资产比例为20.8%,相较于2010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据和讯网、今年1月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已提升至36.2%。
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低迷
与此同时,无风险高收益、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将成为过去时。
过去一段时间内,银行能为客户提供收益率达到6%-8%的“无风险理财产品”,其背后很可能是因为有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支持。当房地产投资市场被严格管控,这类理财产品也将成为过去式。
从利率来看,近两年来,包括银行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处于下行通道。普通最明显的感觉是,各大“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已大不如前。若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们获得的实际收益会更低。
居民财富配置迎拐点
随着炒房时代远去、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行,我国居民的财富配置转向金融资产将是大势所趋,未来投资将是以权益类资产为主。
当经济发展不再依赖地产拉动而是依靠优秀的企业拉动时,我们的融资体系也将慢慢从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转为以股权为代表的直接融资。
在此背景下,我国居民该如何规划财富?如何在长寿时代让健康与财富同行?本月末,和讯网、和讯财经研究院将携手人寿共同发布《长寿时代城市居民财富管理报告》,通过对全国重点城市及地区,具备自主理财能力人群、消费人群、收入中位数以上的家庭进行调研,揭示当前中国居民财富配置情况及意愿、保险消费特征及趋势、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等问题,为实现居民财富稳健增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