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农险“高质量转型”!这家险企如何打造智

保险知识 2023-01-14 16:29www.toubaow.com网上买保险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亦是经济的发展之本。

近年来,为更好地支持我国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战略,农业的地位不断提升,政策层面频频释放利好信号。

面对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传统农险如何跟随时代步伐,实现转型升级?政策引导的背后,折射出农险要脱胎换骨,科技赋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深耕农险业务的经营主体之一,阳光保险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通过数字化应用,不仅为农户带来理赔服务上的便利,也为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照、可推广的新样本。

5月19日,阳光保险在2022年客户节上再次披露,发挥“科技+专业”的力量,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上线灾害风险评级、强风降水风险分析、全国气象灾害预警、阳光天眼预警精灵小程序、防灾物联网监控平台等客户防灾减灾服务功能,可实现我国任一点位的自然灾害风险评级,实时向客户提供暴雨、台风等14类预警,建立防灾物联网监控平台。

黑科技,正在成为农业发展、民生保障的强有力后盾。

农业对于我国来说有多重要?这一点,从21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出台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可看出。而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工具,农险近年来也被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及。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就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信贷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

紧接着,2022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再度强调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对银行业、保险业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给出了具体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增强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作用,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三农发展离不开农险的助力,而农险的发展则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回溯我国农险本身的发展历程,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当年中央首次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农险制度”,标志着我国政策性农险正式起步。

持续多年的中央财政及各地政府不断优化农险补贴政策,有效支持了农险保费规模平稳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已接近千亿,达到976亿元,同比增长19.8%。这也是自2015年来,农险保费连续七年保持10%以上增速。

尽管在财政补贴、扶持三农等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我国农险覆盖深度、密度,以及满足农业风险保障的实际需求来看,还存在较大不足。

为此,2019年10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农险高质量发展划定目标:

2022年,要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基础完备、运行规范,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与农户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险体系。

2030年,农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基本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方共赢局面。

对于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来说,面对农险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如何找到发力点,也成为不得不正视的一大考题。而围绕这一问题,2022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已给出了一些思路,那便是提升农险经营的科技能力。

《办法》指出,保险机构应加大科技投入,采取线上化、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及效率,推动科技赋能,以更好满足被保险人在农业风险保障方面的需求。

在科技应用方面,《办法》也提及险企可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等手段,对标的进行标识记录,确保投保信息真实、准确;可采用无人机、遥感等远程科技手段查验标的以及开展查勘定损工作。农险转型升级,对险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说起科技,实际上近年来很多前沿技术在农险,乃至在整个财产险市场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不过,在很多偏远山区和小规模农户中,还未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如何让科技真正走到山间、乡野,实实在在地为农户分忧,或许这才是科技赋能农险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为长期深耕农险业务的经营主体之一,阳光财险近年来在农险科技方面探索颇多,在诸多理赔实践中打破传统思维、因地制宜,将科技融入到个性化场景,帮助农户化解了针对性的痛点。

以2021年阳光财险在云南省昭通市开展的生猪养殖险业务为例,阳光财险总部非车理赔部负责人肖广森告诉『A智慧保』,由于昭通市地处偏远山区,养殖户出险报案后,查勘员办案往往需要翻山越岭,整个过程不仅耗时费力,对于养殖户来说,从报案、查勘再到最终结案,也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养殖户无法对病猪及时进行消杀掩埋处理,加大了潜在的养殖风险。

为有效缩短理赔时效,阳光财险面向昭通生猪养殖户推出了线上理赔服务,客户出险后借助微信小程序的视频连线功能,即可协助远程理赔人员抓拍高清照片并上传,完成勘验。这一操作取代了现场查勘的传统模式,让养殖户足不出户便能快速理赔。

肖广森还介绍,为应对区内手机信号较弱的问题,公司还特别开发了“离线功能”,便于养殖户在离线状态下完成拍照;为解决当地留守老人对小程序使用较为陌生的问题,公司专门在承保的村子中设置了相应的对接服务人员,以便指导老年客户使用小程序。

据了解,阳光财险在昭通市生猪养殖户中推出的线上理赔服务,得到了当地农户和政府的好评,目前该项服务已成为当地服务创新的典型。

除了在农险理赔端强化科技应用,阳光财险在承保环节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如阳光财险在新疆开展奶牛养殖险业务中,为提升奶牛验标效率,公司采用先进的“牛脸识别”技术,并通过向日葵农险App进行线上化作业,精准高效地为每一头牛打造了专属“身份证”,这不仅管控了奶牛承保理赔的道德风险,也有效缩短了后端理赔服务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到的“向日葵农险”App,是阳光财险为农险业务专属研发的“智慧大脑”,App主要应用3S、智能点数、人工智能及测长估重等技术,嵌入卫星影像底图数据,可以实现农险线上验标、查勘、承保、理赔等功能。此外,该App还将对接气象、农业生产、灾害等信息,为农户提供应急的防灾减损、风险预防服务。

可见,通过一系列前端科技的应用,阳光财险已经打造出“智慧农险”模式,这也为当前我国农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样本。

不过,肖广森也进一步指出,在农险服务中,很多科技的应用门槛并不算高,其真正的难点在于,险企能否站在客户立场,将一系列机制障碍打通,让科技创新落在实处。而阳光财险在农险业务上的优势,便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背后也有着较为通畅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可以让农险科技创新不断落地,推动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现在,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都在不断因地制宜推动鼓励农险创新,创新的形式各有不同,而鼓励的方向则都是促农业高质量、农户高收入、农险高科技。未来,期待更多农险服务新样本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涌现。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谢

344236809@qq.com

一周回顾

长城人寿与天楹"互动",化解投资增资难题!能否打造行业范式?

“网安险”首个服务指引在沪拟出炉!理赔要多快?风控如何做?

海保人寿4周年变局:股东舜元要离场,将成全“海马系”一盘大棋?

战“疫”不止步!平安产险北分如何“稳服务保民生”?

周评 | 4月“社融”大幅回落!如何看短期需求不足和长期经济增长?

一家险企:暂时盈利背后,隐藏着一颗滴血的心!

银保监会释放优化信号:险资委托投资再扩容、设禁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Copyright © 2019-2025 www.toubaow.com 投保网【网上买保险】 版权所有 Power by

保险知识,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意外保险,商业保险,工伤保险,车辆保险,旅游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