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三巨头半年业绩剖析:八重分化,谁能率先

保险知识 2023-01-14 16:29www.toubaow.com网上买保险

 

 

  知巨头,而晓天下。

  近日,财险、产险、产险等三家最能代表行业经营能力的“老三家”半年报业绩出炉:从盈利能力来看,似乎还不错。

  相对端口的低迷,三大财险巨头纷纷实现了净利润的两位数正增长,其中人保财险净利润增幅25.8%、平安产险为30.4%、太保产险为10.3%。

  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当前财险业对第一大险种发展普遍持悲观态度,第二大险种尚未找到清晰盈亏平衡点的背景下,加之疫情尚未结束的大环境,这样的一份成绩,实属不易。

  如今,相对最重要的指标,新业务价值的踯躅,财险三巨头及时发布的半年业绩,是否支撑住了一部分投资者的信心。

  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财险三巨头已呈现出明显差异化的发展逻辑。这也给财险行业未来的模式转变,带来了不同的思考:

  谁可率先走出保费困境,打破保费与利润的负相关关系?重新引领起财险航向的掌舵之帆?

  或许业绩之中那些不一样的“答卷”,将决定财险行业格局变换最终的答案。

  1

  -Insurance Today-

  差异一:保费陷增长魔咒,保费增速越快,盈利增速越差?

  两正一负,这是财险三巨头在保费增速上,交出的第一份不一样的“答案”。

  人保财险在保费增速上表现得中规中矩,以2.6%的小幅正增长:继续巩固了其“财险一哥”的地位,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太保产险勇拔头筹,以6.4%的保费增速,成为三巨头中保费增速最快的那个:市场份额同比提升了0.5个百分点,这已是10余家小型财险公司的业务体量之和。

  平安产险则出现了保费规模的负增长,-7.5%的负增长幅度:这着实令大哥和三弟吓了一跳,说好的同生死、共进退,你咋提前掉了队?

  而三巨头合计-1.0%的市场份额变化,也令数十家中小型公司迎来了争先进位的良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财险行业保费增速的“魔咒”仍在,即保费增速越快,盈利增速越差。

  同样是两位数的净利润正增长,盈利增幅最快的却是保费负增长的平安产险。

  这难免令人怀疑,是不是平安产险甩出了差业务,然后让别人给吃掉了呢?

  2

  -Insurance Today-

  差异二:如何保住利润,是调整承保利润,还是押注投资收益?

  更专注承保利润?还是追求投资收益?这是财险三巨头交出的第二份不同的“答案”。

  经过对财险三巨头年报公布数据进行同一口径下投资收益的重新计算,可以看到:三巨头的利润来源虽然均以投资收益为主,但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能力的变化趋势三者截然不同。

  人保财险实现了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的双升,较好把握了险种周期红利和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其中承保利润增幅为2.4%,投资收益增幅为21.2%。

  平安产险重点强调优化承保业务结构,承保利润呈翻倍增长,增幅高达117.4%:但投资收益承压,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出现了-1.1%的下滑。

  太保产险由于综合成本率同比出现增长,承保利润明显下滑,负增幅度高达56%,实际上也有去年盈利基数较小的缘故。但太保产险却在投资市场抓住了机会,证券买卖收益大幅增加,整体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3.5%,投资能力位居三巨头之首。

  由此可见,2021年上半年,财险三巨头的净利润增长各有道术,这也进一步凸显了三巨头的经营策略差异:人保财险主抓险种周期红利与权益市场投资、平安产险主抓业务结构优化、太保产险主抓证券买卖投资。

  值得深思的是,如果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已经发生的河南暴雨灾害、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或许承保利润承压之下,投资市场的形势会更加变幻。

  更关键的是,赔付承压之下,能否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资本市场博弈,这也是财险公司另一个需要担心的事情。

  3

  -Insurance Today-

  差异三:车险滑落下的艰难抉择,渠道策略早已大不同

  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车险业务基数占比最高的三巨头,成为了行业车险滑落的代言机构。

  其中,作为车险业务体量最为庞大的人保财险,车险保费增速也是三巨头中负增长幅度最大的,为-7.8%。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也均出现了将近7个点的保费负增长。

  更令整个财险行业难受的是,三巨头的车险综合成本率,无一不出现了上涨。

  平安产险更是在公司整体综合成本率明显下降的大好形势下,车险综合成本率痛失好局,成为三巨头中增幅最大的那个。这又是一种奇特的现象。

  可以说2021年的车险业务发展,很明显已经成为了三巨头业务发展的桎梏。

  不能舍弃,毕竟车险仍有利润;但也不能指望,因为车险带来的却是利润同比的滑坡。

  所以,三巨头给出的车险发展策略,除了均提出要“持续优化业务质量和结构”和“加强科技赋能创新”外,在细分赛道也开始出现分化趋势:

  比如人保财险坚持“渠道化”建设,提出了“强化直销团队和车商团队建设,提升渠道效能”。

  平安产险向“新赛道”倾斜,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客户线上化服务。同时,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专属险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

  太保产险强调“集约化”转型,提出:深耕管理精细化,提高运营管理集约化。

  抓渠道、抓创新、抓运营,这是三者车险发力侧重点的不同。

  4

  -Insurance Today-

  差异四:意健险的“舍”与“得”,普惠型健康险是否会成为当家险种?

  作为2021年的热门险种,健康险可谓财险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跻身第二大财险公司险种。

  但是,受三巨头集团战略差异的影响,可以明显感受到三巨头在及健康险的发力点上并不相同。

  人保财险的半年报数据,健康险与意外险进行了合并,但从半年报的经营概述中仍可看出,人保财险在健康险板块,发力明显。

  人保给出的答案是:抓“政保健康险”和“个人健康险”。

  在社会业务方面,人保财险在成功拓展新项目和巩固其他社会医疗保险业务固有优势的同时,加大“惠民保”业务拓展力度,抢抓长期护理保险第二批试点契机,大力发展其他各类新型政策性健康险业务,社会医疗保险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在商业意外健康险方面,积极对接,大力发展效益型个人分散性业务,推进驾乘类意外险和个人健康险业务。

  太保产险健康险发力迅猛,健康险以70.1%的增速,成为其公司的第二大险种。

  太保给出的答案是: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需求提升的,不断丰富个人类健康险产品的供给和创新,积极推进医保类、扶贫类及城市定制型普惠医疗等健康险创新项目的快速发展;也在向“政保健康险”和“个人健康险”靠拢。

  平安产险的健康险则明显在为集团让步,健康险规模并未进入到平安产险的五大险种之中。但或许也因其体制特性,平安产险在政保健康险业务中优势并不明显。

  不过,我们仍能从平安体量不大的健康险保费规模中感受到这类业务旺盛的增长需求,其不断出现在多地惠民保承保公司序列。

  由此也可以看出,2021年财险健康险的发展,更多得益于国家普惠性的政策推广与全民教育,是典型的周期红利险种。

  但是,健康险较高的综合成本率,比如太保产险健康险综合成本率为103.8%,人保财险合并意外险后的综合成本率也过百,健康险整体呈现出承保亏损的态势。

  这也给财险公司发展普惠型健康险带来一大疑问,赔的少不行,赔的多又能否持续?

  这是健康险能否成为财险公司当家险种的一大“命门”。

  5

  -Insurance Today-

  差异五:信保业务的没落,造就盈利急速回暖

  从“香饽饽”到“人人喊打”,信保业务又一次经历了行业性的大周期调整,如今已经进入调整末期。

  三巨头中,太保产险信保业务占比不高,或者说发力较晚,也因此对其经营结果波动有限。

  但,对曾经重点发力信保业务并不可避免踩雷的险企而言,信保业务行业性收缩的到来,或多或少也是一种幸运。

  人保财险在去年信保业务已大幅收缩的情况下,2021年业务规模进一步萎缩,以单年73.1%的负增长、两年合计90%负增长的大撤退后,终于实现了信保业务的盈利。

  而平安产险,更是得益于信保业务的结构性大调整,使其在公司车险盈利明显下降的局面之下,保证保险为其贡献了公司最大的利润增长。

  或许,信保业务的没落,反而造就了财险公司盈利的急速回暖,这也是险种周期性变化的另一层意义。

  否极泰来,是冲动过后的一种成熟。

  6

  -Insurance Today-

  差异六:角力大农险优势初显,但方向仍有不同

  农险是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相对平安产险所形成的专业领域优势。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均实现了农险两位数的增长,但两者盈利能力并不相同。

  人保财险农险保费规模居全国之首,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盈利优势明显。

  太保产险农险增速较快,但综合成本率接近100%,且出现了同比波动0.1个百分点,基本盈亏平衡。

  但相对于基本未做农险的平安来说,仍贡献了一定的现金流价值。

  然而,农业也受自然灾害和养殖周期变化因素的影响,这种经营的不确定性,仍考验是的财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结构与管理水平。

  或许,这也是人保和太保农险经营差异所在。半年报显示:

  人保财险主要强调了“种植险”业务:一方面扎实推进传统业务提标、扩面,持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新推出岭南特色水果种植与果实损失保险等百余个地方特色性产品,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由原来的6省试点扩大到13个粮食主产省。

  太保产险主要强调了“养殖险”业务:养殖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经营风险整体可控。

  7

  -Insurance Today-

  差异七:另一非车主力责任险增速迅猛,展现了巨头不同的社会责任担当

  责任险方面,财险三巨头均实现了责任险保费的同比大幅增长,且均实现承保盈利。而责任险也是除健康险外,三巨头在所有非车险业务中增长最好的一个版块。

  但是,从责任险的鼓励方向上,三者并不相同:

  人保财险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在安全生产责任险、特种设备责任险等项目上持续快速发展。

  平安产险强调生态环境,通过环境责任险等多种形式保护海洋环境,并积极与渔业协会等海洋相关行业协会沟通,落地渔业保险,引导可持续开发使用海洋资源。

  太保产险助力产业升级,大力推动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新材料等责任保险的快速发展。

  这也是三者在社会责任角色担当的不同体现。

  8

  -Insurance Today-

  差异八:不温不火企财险,或最具打破规模效应格局

  企财险虽然位居财险三巨头的五大险种之列,但在经营策略概述上,三家公司均未明显提及。

  从数据来看,企财险的保费收入持续提高,这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不过人保财险企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上半年出现了明显波动;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企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基本在90%出头,盈利水平较好,但同比一升一降。

  且从企财险规模体量来看,相较于三家公司的整体市场份额,企财险的级差倍数并不如其他险种明显。

  这或许也说明,企财险是三巨头最具打破规模效应格局的险种。

  后记

  在其他险种上,财险三巨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保费规模体量较小,且领域呈现特殊性,本篇未进行详细对比。

  不过通过以上八点不同的“答卷”,基本已经能够描述出财险三巨头的发展脉络与逻辑。一定程度上,这也为财险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指出了几许方向。

  事实上,相比寿险的浓重金融属性,财险行业更能体现保障属性,也与国家宏观经济的正相关性更高,这一点在财险公司总保额明显高于寿险行业的对比中,即可看出。

  但,如何在国家宏观经济的大逻辑下,更准确的把握好险种的周期变化,展现财险之底蕴?

  寰宇而言,世界500强大名单中,以财险为主业的险企占据500强保险公司名单四成多,国内这一比例仅有两成余。

  这无疑也说明了,财险市场在国内更为广阔的空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Copyright © 2019-2025 www.toubaow.com 投保网【网上买保险】 版权所有 Power by

保险知识,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意外保险,商业保险,工伤保险,车辆保险,旅游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