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老三接连下线,老大还有未来吗?
上周五,水滴互助发出公告,将于3月31日正式终止互助计划。而就在两天前,行业另一玩家轻松互助也宣布正式关停。加上今年1月关闭的美团互助,行业内的几大巨头相继下线,很多人也在问,目前仅剩的几个平台,尤其是蚂蚁旗下的相互宝,还能撑过过久呢?
想弄清它终归何处,先了解它的来处。
网络互助生来就是带有特征的,健康的时候存个百八十块的,帮助生病用户渡过难关,自己一旦患病即可获得10万元以上的保障金,原则上能够实现“花小钱治大病”的保障。但与传统保险不同的是,网络互助平台是会员之间承诺彼此的风险损失,平台只做撮合功能,不像保险公司那样负责设立、运营、再保险等等。管理成本低了,用户的开支自然就小,吸引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才能落实“一人患病,众人分摊”的理念。
国内的平台的业务模式,包括水滴互助和轻松互助,都是通过众筹、互助的模式积累用户,用流量加上风险教育,将用户转化为商业保险购买者,并以此实现盈利。但问题也是从流量这里开始出现的。
随着大量人群加入互助计划,平台吸引了大量非健康体,分摊金额每月上涨,这样健康体就因此退出互助平台,专家称之为“逆选择”。参与人群下降,赔付金额上升,给平台经营增加了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向保险业务导流的难度,毕竟非健康体能买的实在受限。这样一来,平台的盈利模式可能就被打破了。
即使能够继续经营,后续要面临的监管风险也不容忽视。部分互助平台的收费模式是前置收费,也就是会员先交费,有了案例再从沉淀资金里分摊,这就天然有了风险。管理不到位的话,钱被分走了或者极端一点平台跑路了都是有可能的。这种非持牌经营的业务,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对台来说,如果有上市打算,那么这块业务早晚都会成为“烫手山芋”。
所以,相互宝到底有没有未来,其实答案很明晰了。毕竟排名前三的平台中,老二和老三相继下线,老大如果一家独大,很可能会因为什么突发事件吸引市场的火力,因为一块不赚钱的业务来招黑,确实不值当。何况已经谋求上市的蚂蚁在之前的招股意向书里也说过:“随时准备剥离”。
不夸张地说,网络互助消失于江湖,将会是个必然。
但是网络互助的出现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身边水滴筹、轻松筹的案例,保险意识得到启蒙,而商业保险贵,三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地区的人买不起。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催生了网络互助这种不是保险的创新产品。互助的天然优势,在国障不健全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经过近十年的保险启蒙,对保险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多的偏见,加之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保障水平很高又让普通人负担得起的百万医疗、惠民保等产品,也算是网络互助平台的使命得以完成。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之前加过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相互宝,现在要做什么呢?
要做的就是,在最后一家互助平台关停之前,赶紧配置上一套正经的保险,并且祈祷,在保险生效后等待期结束之前,蚂蚁的支付宝不要关,能让健康的你从容地过渡到靠谱的保障上。
今天就不单独介绍产品了,如果有还没配置保险的小伙伴,欢迎来好规划的咨询室一对一咨询,我们帮你做精准的产品挑选。不像一样疯狂推销某个品牌的产品,只选市场中性价比最高保障最适合你的,帮你少花钱,买更多的安心。
扫码找顾问老师1对1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找顾问老师1对1咨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好规划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