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和密度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发展空间。以下是关键数据和分析:
一、整体发展情况
1. 保险(保费收入/GDP)
2024年全国保险为4.2%,较2023年提升0.1个百分点,但未达到设定的5%目标。
国际对比:美国2022年保险达11.6%,全球平均为6.83%,中国仅为美国的36%。
2. 保险密度(人均保费)
2024年全国保险密度为4046元/人(约570美元),同比增长11%。
国际对比:全球平均保险密度为882美元/人(2023年),中国仍低35%。
二、区域差异
1. 保险领先地区
北京(7.12%)、黑龙江(6.52%)、吉林(5.56%)排名前三,东北三省表现突出。
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5.2%)、上海(5.1%)亦高于全国水平。
2. 保险密度领先地区
北京(16234元)、上海(11063元)远超全国均值,江苏(6419元)、浙江(6091元)紧随其后。
区域差距显著,西藏等地区保险不足2%。
三、增长驱动与挑战
1. 增长因素
政策推动:新“国十条”等政策引导产品创新与行业生态优化。
需求升级:老龄化加速与储蓄替代需求刺激人身险增长(2024年增速13.3%)。
2. 发展瓶颈
利差依赖:险企利润40%以上依赖利差,利率下行加剧转型压力。
保障缺口:健康险等死差产品占比不足,保障型业务潜力待释放。
四、未来展望
战略机遇期:2035年前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保险需求将加速释放。
目标差距:若保持当前增速,保险密度需10年翻倍才能接近全球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