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是核心内容梳理:
一、退休年龄调整方案
1. 总体目标
用15年时间(2025-2039年),逐步将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分两类调整:
原50岁退休的女职工→延迟至55岁
原55岁退休的女职工(含女)→延迟至58岁。
2. 渐进节奏
男性:每4个月延迟1个月(如2025年1-4月满60岁者,退休年龄为60岁1个月)。
女职工:
原55岁退休者:同男性节奏(每4个月延迟1个月)。
原50岁退休者:每2个月延迟1个月。
二、弹性实施机制
1. 自愿选择
提前退休:满足最低缴费年限(2025-2029年仍为15年)可申请提前1-3年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如男性不得早于60岁)。
延迟退休:与单位协商后可延迟1-3年。
2. 特殊群体
特殊工种、高海拔地区职工仍适用提前退休政策。
三、配套措施
1. 养老金缴费年限
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
2025-2029年退休者仍按15年执行。
2. 激励机制
养老金计算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延迟退休者月领金额更高(如副高职称教师延迟至63岁退休,养老金可比55岁退休者高41%)。
3. 权益保障
明确超龄劳动者工资、休假等权益,延长失业保险金领取年限。
四、政策影响示例
经济账:月薪5000元的女职工延迟3年退休,基础养老金每月可增130元,但需承担3.9万元额外社保费。
职业差异:副高女教师若63岁退休,月养老金可达9200元(较55岁退休多2700元),但健康风险显著增加。
如需查询个人具体退休时间,可参考官方发布的[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