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基本建成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助力三农风险保障需求的深化发展
随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以及银与林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我国农业保险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要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三农领域风险保障需求的深切关注。
这份《指导意见》不仅是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蓝图,更是对今后农业保险发展的一次深刻规划与布局。它旨在构建一个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到2022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这样一个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确保稻谷、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如何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的问题,《指导意见》从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以及实施便民惠民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养殖保险,将依托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户)创新养殖保险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保障。
《指导意见》在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指示。它强调了与市场边界的明晰,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清理规范农业保险市场,并鼓励开展“农业保险+”等创新举措。这不仅充分尊重了保险机构的经营自主权,而且通过政策引导,如必要的保费补贴、大灾赔付等,有效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指导意见》还着重强调了农业保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完善保险条款和费率拟订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优化保险机构布局以及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发布农业保险纯风险损失费率、建立科学的保险费率拟订和动态调整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有助于实现基于地区风险的差异化定价,为农户提供更加精准、合理的保险服务。
《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这将助力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三农领域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风险保障,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真正满足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实现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这不仅是对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的回应,更是对三农领域风险保障需求的全面护航。(完)作者: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