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不再“保险” 多家银行撇清网贷存管合
近日,投之家因涉及集资诈骗被深圳警方立案调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网贷平台的稳健运营背后的银行存管问题。据《证券日报》报道,投之家在爆雷前的三天,仍在自媒体上宣传其业务进展,包括迎接存管银行上饶银行的考察团队进行深入交流。这一现象并非孤例,不少网贷平台在监管已明令禁止以增信为目的宣传银行存管的情况下,依然如此操作。
随着投之家的发酵,人们开始质疑银行存管的真实意义。尽管与银行存管合作曾被视为网贷平台稳健运营的保障,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今年,部分银行开始在官网公示网络借贷存管平台资金存管信息,同时也有许多银行与网贷平台终止了存管协议。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银行在进行存管尽职调查时面临时间短暂和网贷平台复杂性高的挑战,很难完全查相。尤其是跨省份的存管合作,银行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平台提供的资料,如果平台提供虚假材料,银行也不易察觉。
据网贷天眼数据显示,上饶银行作为存管银行与多家网贷平台签订了存管协议。《证券日报》记者在浏览上饶银行官网时发现,该行今年已发布多个解除存管协议的公告,原因包括迁移不及时、平台良性退出等。据记者统计,今年多家银行已暂停与网贷平台的存管协议。
当前,一些银行开始按月披露网络借贷存管平台资金存管信息,但全面的信息披露仍属于少数。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需要更加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银行和网贷平台需共同努力,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以便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投之家提醒我们,银行存管并非万能之策,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在选择网贷平台时,除了关注其是否有银行存管外,还应深入了解其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管理团队等信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近一年来银行在存管业务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新签约的存管平台数量明显减少,反映了银行业在存管业务上的策略调整和市场动态转变。
董希淼指出,尽管监管部门已明确禁止利用银行存管进行宣传,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界定合规宣传仍存在一定模糊性。他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加强,银行需要更为审慎地处理存管业务。投资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了解存管业务的实际运作机制和各方的职责边界。
投之家为银行存管业务敲响了警钟。在银行业的调整和市场的动态变化中,我们需对银行存管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保持关注。也期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管,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