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险虚荣 卖保险缺德
保险知识 2025-09-08 06:23www.toubaow.com网上买保险
一、销售行为引发的信任危机
1. 夸大宣传与话术误导:部分业务员将"最高收益"包装成"保证收益",隐瞒免责条款和退保损失。例如分红险宣传年化5%收益需持有30年才能实现,重疾险"确诊即赔"实际需满足特定手术条件。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营销手段,导致消费者产生被欺骗感。
2. 关系营销的困境:保险代理人常通过亲友关系推销产品,当承诺未兑现时,原有的社会关系会转变为经济纠纷,打破社会-经济关系平衡。这种"杀熟"行为易引发道德质疑。
二、行业痼疾加剧负面印象
1. 理赔难问题突出:投保人常因专业术语理解偏差(如"等待期90天""初次确诊"等条款)遭拒赔,部分案例显示客户在第89天查出癌症仍无法获赔。保险公司审核流程复杂且解释权单方掌握,加深了"投保易理赔难"的认知。
2. 违规竞争与短期导向:部分公司为冲业绩默许"返点让利"等违规操作,代理人留存率低导致大量"孤儿单",服务中断进一步损害行业信誉。数据显示某些公司新人一年流失率超50%。
三、文化认知层面的冲突
1. 传统观念抵触:早期受宗教文化影响,人寿保险曾被视作对生命神圣性的亵渎,代理人长期背负"社会地位低"的刻板印象。中国避谈死亡的文化禁忌也加剧了销售阻力。
2. 专业壁垒与认知偏差:保险产品的射幸性和复杂条款造成理解困难,消费者容易将"小概率保障"误解为"不吉利"或"浪费钱"。约75%的从业人员认为公众认知仍处初级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现象并不代表行业全貌。近年来监管加强后,行业正面形象已提升20%以上,但彻底扭转认知仍需持续规范销售行为、简化理赔流程及加强公众教育。
上一篇:保险四大风险四大乱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