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被啪啪打脸…
大家好我是小宝,一名致力于保护韭菜的博主
等了大半个月,上次推荐大家认购的华夏中交REITs总算上市了。
尴尬的是,涨幅不及预期,原本想的是这么火爆应该得有个20+cm吧,没想到首日最高也就7.2cm,收盘2.2cm…
是的,你没看错,是2.2不是22
这把算是搞了个寂寞,卖在最高点的话收益也就相当于买了个4%左右的产品。
有人问,小宝你卖了吗?
我没卖,配售比例这么低,一共也没配售到多少,仨瓜俩枣的就放着当个观察仓吧…
……
话说前两天直播,没想到还有朋友在问,小宝,现在打新还有得玩吗?
我的天,要不是他问起来,我都快忘了这个曾经的挚爱
上一个印象最印刻且参与过的大票应该是时代天使,那已经是2021年6月的事了。
讲真,我已经快有一年没碰过了。
打啥亏啥,谁还玩啊…
粗略估算了一下,这小一年就算什么都没动,也亏了不少了。
之前统计过,林林总总有一百多个达不溜的港币,要不是这段时间港币升值,按照前些天的最低点算,光是汇率就亏了4%左右。
然后要是算这笔钱放国内,买些低风险理财的话,也能赚个4%左右。
一来一去就是8%左右的损失…
好在,最近港币在凸凸。
等再涨涨,我就全线撤退,把港币都兑换回来了。
拿去买房也好,可转债摊大饼也好,哪怕是买点微众银行的活期+,都比趴在外面吃灰好
提醒下大家,港股打新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什么机会了,别怕麻烦,尽量把放在港股里的钱都撤回香港银行账户上。
那边券商没咱这边稳定,有些券商可能会终止港股打新业务,有的或者干脆就不干券商了。
比如佳兆业、微牛、创市,还是把钱放自己银行卡上靠谱。
另外,像我一样准备回来的,建议还是保留一下香港银行账户。
现在境外账户越来越难开,虽然眼下看留着没什么用,但来日方长,万一哪天境外又有好的机会呢?
所以,我会保留一点资金用来维持我的香港账户,以备不时之需~
以很多人都在用的民生香港为例,账户上留1W+港币即可,这样每个月只收10块钱管理费,问题不大
对了,好奇搜了下当年让我一战成名的快手,现在回看真的可怕。
那还是2021年春节前夕,上市当天我们公司正在团建。
想过它好但没想过会这么好,开盘就是接近200%的涨幅,一把赚了十几个W。
结果现在看已经跌成屎了,从最高417跌到现在60+
果然,港股打新只能做渣男,谁长情谁亏钱。
……
今年5.5%的压力很大,看来那个颤颤巍巍的手又要伸过去拿这个夜壶了。
相信大家也看到新闻了,很多地方都陆陆续续出台了楼市限购的松绑政策。
比如佛山,相当于直接松开限购了,兰州,降低首付放松限购,还有衢州、秦皇岛、义乌、郑州、福州、南京、苏州……
一个比一个宽松,一个比一个刺激。
这不,最关心我的那批人又来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可别被政策迷惑了。
冲是要冲的,但千万别搞错了方向。
我还是那个观点,如果是刚需自住,可以趁这个机会置换改善一下。
但要是像我一样,吃饱饭了买包子,主要考虑投资的话就得想清楚了。
比如三四线城市,手上有多套房产的,不妨考虑趁热度来了减减仓。
尤其是人口已经净流出的城市,长期看增值甚至保值都难,每次政策松绑,都是逃顶置换的好时机。
以我个人来说,当下买房有三个原则:
一是回归中心城区,抗跌,二是选择则有资产属性的房子,涨幅空间大,三是认准国企,避免烂尾。
害,观望大半年了,还没看到合适的,再这么下去我上海的社保就要满5年,具备上海的购房资格了
要是市场能给我这个机会,别突然发疯涨起来,让我在上海上车是最好的。
一来上海比广州还高半级,更具投资价值,二来手上已经有广州的房产了,来一套上海的可以分散风险。
投资房产都是这样的,买之前希望能横盘甚至跌一跌,买完了就希望赶紧凸凸凸涨起来
OK,今天就聊到这。
最后提醒下,最最推荐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
增额终身寿中的小王子,金满意足臻享版,预计在5月31号全线下架,
想上车的抓紧预约顾问,这次必须由人工协助投保
本文版权属于《荔枝保》微信公众号(lgbaoxian),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dukept@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推荐增额终身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荔枝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