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部署,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和谐”主线,统筹推进劳动权益保障与社保服务优化,构建“政策精准落地、服务全域覆盖、风险动态防控”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
1. 权益保障强化:劳动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达97%以上,农民工欠薪案件动态清零;
2. 服务效能提升:社保卡“一卡通”覆盖率达95%,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实现100%接入;
3. 劳动关系优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企业覆盖率超60%,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突破70%。
二、重点任务
(一)织密劳动权益保障网
1. 根治欠薪攻坚:开展“四季专项行动”,推行工程领域工资支付分账管理及实名制全覆盖,建立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2. 监察执法提效: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新业态用工监测台账,试点“AI+劳动监察”智能预警系统;
3. 争议多元化解:完善“一站式”维权中心功能,推动“调解+仲裁+司法确认”无缝衔接,推广在线异地调处模式。
(二)深化社保惠民服务
1. 政策精准推送:开展“人社惠民进万家”五进活动(企业、校园、社区、工地、乡村),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解读社保缓缴、稳岗返还等政策;
2. 经办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社保大厅”,实现参保登记、待遇申领等23项业务“零跑腿”,拓展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场景;
3. 基金安全守护:开展社保反欺诈专项整治,建立“人防+技防”风控体系,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核查。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 企业合规引导:编制《劳动用工合规指南》,组织“法治体检”进企业,重点规范劳务派遣、灵活用工行为;
2. 技能提升赋能:实施“技能中国”地方行动,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建立“工匠学院”产教融合基地;
3. 协商机制创新:推动百人以上企业集体协商全覆盖,试点“职工诉求直通车”数字化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人社局牵头,工会、司法、工商联等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季度联席会议机制。
(二)考核督导
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开展“双月通报、年终考评”,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
(三)宣传动员
策划“劳动权益守护月”主题活动,发布十大典型案例,设立“维权服务明星岗”评选。